当前位置:首页>货币

欧元之父(“欧元之父”去世,曾获北京永久居留证,预言人民币有望成为世界三大货币之一)

日期:2024-04-24

来源:玫瑰财经网

浏览:

    “欧元之父”去世,曾获北京永久居留证,预言人民币有望成为世界三大货币之一

    “欧元之父”去世,曾获北京永久居留证,预言人民币有望成为世界三大货币之一



    这位与中国渊源不断、闪耀经济学领域的“巨星”陨落了,但他在经济领域的探索精神早已照耀了一代又一代经济学人。


    |作者:王喆宁 杨礼旗

    |编辑:阿晔

    |编审:咖喱



    又一位大师离世。


    北京时间4月4日,经济学领域的“巨星”、“欧元之父”罗伯特·亚历山大·蒙代尔在位于意大利的家中去世。其子比尔随后发布消息:


    “我父亲几小时前去世了,愿他安息。难以置信这是在复活节。更不可思议的是,我昨晚梦见他恢复了精神,神志清醒,就像我亲眼目睹了他的复活。”


    蒙代尔一生致力于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硕果累累,199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诺奖颁奖宴会上,他引用了弗兰克·辛纳屈的代表性歌曲,并献唱:我爱过,笑过,哭过;我获得过,我失去过......我只是走我自己的路。


    正如歌词中唱的那样,蒙代尔始终走在自己认定的研究道路上,一往无前。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


    “欧元之父”去世,曾获北京永久居留证,预言人民币有望成为世界三大货币之一



    “欧元之父”去世,曾获北京永久居留证,预言人民币有望成为世界三大货币之一

    蒙代尔其人


    1932年,蒙代尔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穷乡僻壤。在人生的前13年里,他生活在一个农场中,就读的学校只有一间教室,大约十几名学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跟随家人搬到了英属哥伦比亚省,正是这里“对粗野个性的崇拜”滋养了他自由的经济观点,也正式开启他作为学术大佬的一生。


    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华盛顿大学毕业后,他前往伦敦经济学院读研,后在1956年拿下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博士学位,年仅24岁。


    此后,蒙代尔游走于学界和业界,理论和实践都不落下。


    斯坦福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他曾在多所知名大学执教,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超过50所大学颁授的荣誉教授和荣誉博士头衔。


    在众多学术机构中,蒙代尔或许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渊源最深。1974年起,他便以经济学教授的身份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2001年,他获得哥伦比亚大学“荣誉教授”称号,这是哥伦比亚大学授予其教职人员的最高荣誉。


    “欧元之父”去世,曾获北京永久居留证,预言人民币有望成为世界三大货币之一

    ·蒙代尔成为哥伦比亚大学 “荣誉教授”。


    同时,蒙代尔乐于参与经济政策制定。他曾担任多个国际机构及组织的顾问,包括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会、世界银行、欧洲委员会、美国联邦储备局、美国财政部等。


    凭借“对在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分析以及对最佳货币区的分析”,蒙代尔获得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诺奖颁奖宴会上,他身穿燕尾服,打着白色领结,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手上接过奖状和奖章。


    “欧元之父”去世,曾获北京永久居留证,预言人民币有望成为世界三大货币之一

    ·1999年,蒙代尔(左)摘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为他颁奖。


    在妻儿的陪同下,蒙代尔发表了获奖感言,而他结束演讲的方式让台下的观众吃了一惊——他唱起了有着“白人爵士歌王”之称的弗兰克·辛纳屈的代表作《My Way》。


    这首风靡全球的歌曲讲述了一位老人生命将逝时,无悔于一生,无愧于自己,因为他“走出了自己的人生路”(I did it my way)。


    熟悉蒙代尔的人知道,这首歌和他本人有多么契合。


    在蒙代尔的职业生涯中,他常常以反对派和创新者的姿态出现,“循规蹈矩”从来不在他的字典里。他批评质疑的对象中,不乏像芝加哥大学的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哈佛大学的马丁·费尔德斯坦这样的行业大牛。


    而他对同行的犀利,在面对学生时便化为包容。在学界钻研的蒙代尔弟子曾撰写文章表达对老师的敬意,有中国学者也评价说:“蒙代尔先生治学严谨,为人和蔼风趣,总是能给身边的人带来欢乐。”


    蒙代尔为人处世的真诚与风趣,也随着他在全球讲学的行程广为流传。


    “欧元之父”去世,曾获北京永久居留证,预言人民币有望成为世界三大货币之一

    经济学领域的“巨星”



    蒙代尔之所以被称为经济学领域的“巨星”,源于他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1999年1月1日,欧元作为一种账面货币在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等11个国家使用;2002年7月,欧元成为欧元区唯一合法货币。


    欧元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而欧元诞生背后的理论基础奠基人,就是蒙代尔。


    “欧元之父”去世,曾获北京永久居留证,预言人民币有望成为世界三大货币之一


    上世纪60年代,全球大多数国家依旧遵守固定汇率政策,虽然已经有少数人研究过浮动汇率的优缺点,但一致认为国家有自己的通货是必须的。


    直到1961年,蒙代尔在《美国经济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论文,首次提出某一区域内国家放弃货币主权、使用共同货币的主张。这一理论随即在经济学界引发激烈讨论,不少学者认为它打破了传统的国家概念,过于激进。


    在当时,蒙代尔的研究无疑是十分超前的,甚至被称为“疯子思维”,但他不顾外界质疑,始终坚持共同货币理论,并刻画出最优货币区域。


    他认为,在理想情况下,生产要素具有流动性的地区应该使用一种货币,生产要素不具有流动性的地区应该使用不同货币,这恰恰成为后来欧元启动的理论基础。


    蒙代尔于哥伦比亚大学执教期间,撰写了大量关于国际货币制度的文章,催化了欧元的诞生。


    1999年,为了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快速提升货币实力、挑战美元地位,欧洲的决策者们决定把蒙代尔的理论付诸现实——欧元的诞生,不仅加速了欧盟政治一体化建设,也极大地增强了欧盟的政治实力和影响力。


    同年,蒙代尔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委员会表示:“在预测国际货币安排和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方面,蒙代尔以罕见的,几乎是预测的准确性选择了他的(研究)问题。”


    曾经被认为荒唐的最优货币区理论,回过头去看竟成了大势所趋。


    进行了“预言家式发言”的蒙代尔对此十分满意。他说:“欧元可能是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元取代英镑主导货币地位以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最重要的发展。”


    直到2006年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还透露,赢得诺贝尔奖对自己来说“尤其令人高兴”,“因为我的工作一直争议性很大,而且无疑会踩踏很多知识分子的脚趾”。


    毫无疑问,蒙代尔对于欧元的诞生,以及世界经济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福布斯》曾刊文评价他说:“(他)发表的期刊文章就像‘宙斯一样’”,主宰了1960年代的国际贸易理论。


    “欧元之父”去世,曾获北京永久居留证,预言人民币有望成为世界三大货币之一

    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蒙代尔生前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颇有研究,还曾多次到访中国,与中国有很深的渊源。


    早在1995年,蒙代尔就因福特基金项目讲学来到中国人民大学,与时任中美经济学交流委员会主席的黄达一见如故,自此开始研究中国经济领域政策。


    蒙代尔与黄达于2001年共同创立了“黄达-蒙代尔经济学系列讲座“,次年又设“黄达-蒙代尔优秀博士论文奖”,至今已举办了100多场讲座,主讲师中有8位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为经济学研究输送了不少人才。


    “欧元之父”去世,曾获北京永久居留证,预言人民币有望成为世界三大货币之一

    ·蒙代尔教授出席2009年第四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


    在获得诺奖后,蒙代尔更是频繁来访中国,参与各种经济论坛和讲学活动。


    2003年“非典”期间,一些国家借机攻击我国人民币汇率和出口贸易政策,蒙代尔在首届国际金融论坛年会上,指导并参与对中国货币政策、引进外资等方面的积极论证,提供了大量数据和事实,帮助中国稳定舆情。


    2005年,蒙代尔获得北京政府颁发的永久居留证,成为一名“北京市民”。与他同时获此殊荣的还有英特尔公司中国区总裁陈伟锭,中科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特聘教授黄建始等11人。蒙代尔也成为第一位正式取得北京永久居留证的美国经济学家。


    “欧元之父”去世,曾获北京永久居留证,预言人民币有望成为世界三大货币之一


    蒙代尔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热爱中国美食和文化,在到访前,还会对各省当地的风土人情做功课。


    2006年9月,蒙代尔受湖南大学邀请,前往岳麓书院讲学。到达湖南前,他就表示自己想去韶山等地参观。讲学期间,他多次品尝当地美食,而且学会了熟练使用筷子。


    除了讲学和访问,蒙代尔时常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并建言献策。


    2008年12月,蒙代尔曾在广州建议中国政府向中国公民发放一万亿消费券,并向企业大幅减税,以此拉动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中中国经济需求,刺激消费。他在2010年还曾表示,人民币有望成为第三大世界货币。


    2012年,蒙代尔应邀到中国证监会,首次提出要建立一个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的三方汇率稳定机制,即将人民币纳入欧元和美元的汇率稳定机制中,建立一个货币区域。


    直到晚年,蒙代尔还创作了以中国为背景的电影剧本,讲述了一位传教士辛亥革命前后在中国的一段经历。


    如今,这位与中国渊源不断、闪耀经济学领域的“巨星”陨落了,但他在经济领域的探索精神早已照耀了一代又一代经济学人。


    部分资料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潇湘晨报、国际金融论坛、界面新闻、新浪财经、澎湃新闻等

相关文章阅读

Copyright (c) 2022 玫瑰财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17019481号

玫瑰财经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玫瑰财经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